煤價上漲帶動煤企效益好轉,但山西煤企填平負債需要時間。
在剛過去的2017年,煤價高企令煤炭企業(yè)的業(yè)績大幅改善,但對山西省屬七大煤炭集團的萬億負債而言仍是杯水車薪。
截至目前,已有四家山西省屬煤企公布了去年的主要經營數據。2017年,同煤集團實現利潤6億元,同比增長2倍;焦煤集團實現利潤26億元,同比增長近九倍;陽煤集團和晉能集團分別實現利潤15億元和16.4億元。
山西省屬七大煤炭集團分別為,同煤集團、山西焦煤、晉能集團、潞安集團、晉煤集團、陽煤集團和山煤集團。
相較于其他煤炭企業(yè),山西七大省屬煤企的盈利并不突出。
“2017年,山西七大煤炭集團在行業(yè)基本面大幅度改善的情況,盈利情況并不算好,只能說是微利,”一位煤炭從業(yè)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。
已預披業(yè)績的上市公司公告顯示,中國神華(601088.SH/01088.HK)2017年凈利潤約452億元;陜西煤業(yè)(601225.SH)凈利潤100億-106億元;兗州煤業(yè)(600188.SH)凈利潤將比上年增加39.9億-50.7億元。
一德期貨煤炭研究員關大利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,在煤價上漲的帶動下,煤企業(yè)績向好,但山西煤企之前的“坑”太大,填補需要時間。
2008-2009年,山西省開始實施中國規(guī)模大的煤企重組,以省屬大型煤企為重組主體,向銀行大舉借款兼并小煤礦,但在整改尚未完成之際,高位運行的煤價開始向下俯沖,煤企自此背負上龐大的負債。
盡管低迷四年的煤價自2016年開始反彈,山西七大煤企的虧損面有所縮小,可負債仍在上升,每年的財務成本處于高位。
截至2016年底,山西七大煤企共虧損34.6億元,同比減少38%,總負債約為1.26萬億元,同比增加5.9%。同煤集團負債重,負債總額為2350.57億元;焦煤集團負債2127.2億元;晉能集團負債1952.26億元;陽煤集團負債1945.34億元;晉煤集團負債1945.34億元;陽煤集團負債1838億元;潞安集團負債1698.77億元;山煤集團負債689.63億元。
截至2017年3月末,七大煤企負債總額攀升至1.31萬億元,同比增長8.13%。
同時,山西省屬煤企的發(fā)債成本也在上升。據新華社報道,截至2017年底,山西企業(yè)債券融資中,煤炭企業(yè)發(fā)債余額3025.7億元,比年初增加415.3億元。煤炭企業(yè)發(fā)債呈現兩個明顯特點,一是期限趨短,二是成本上升。2017年,山西省煤炭企業(yè)債券融資加權平均發(fā)行利率為5.245%,高于上年同期0.402個百分點,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.137個百分點。
按年5%的融資利率計算,同煤集團一年的財務成本約120億元,山西七大煤企一年的總財務成本逾600億元。
“2009年兼并重組后,山西省屬企業(yè)整合煤礦多數難以開采,屬于僵尸資產,必須退出,去產能債務處置壓力大,”上述煤炭從業(yè)者表示,上述情況在國內很普遍,“許多產能退出煤礦的負債率都超過100%,高的超過150%”,該人士稱,負債率高、人員多、競爭性差的企業(yè)債務風險較大。
根據山西省國資委新數據顯示,2017年山西煤炭國企去產能1275萬噸,占全省56.3%,涉及資產57.7億元、債務79.3億元,人員1.4萬人。
上述人士指出,目前煤企里較為困難的僵尸企業(yè)包括川煤集團、龍煤集團、江西能源集團,其次就是山西以前的五大煤企和晉能集團。
針對高負債、高杠桿等現實難題,山西近年來采取了市場化債轉股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綜合舉措。
山西省自2016年底開始推動債轉股,目前已有六大煤企簽署了不同規(guī)模的債轉股協議。
據山西省國資委消息,2017年山西引導七家省屬國企和五家金融機構簽訂債轉股協議1174億元。其中,山西焦煤集團、太鋼集團已落地債轉股資金234億元,可分別降低企業(yè)負債率0.45-4.2個百分點。
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、新聞發(fā)言人張宏永2月27日表示,在當下大環(huán)境中,煤企重組是不可避免的,但重組方式不能簡單化。大企業(yè)之間的重組,完全要靠市場化的方式,通過產融結合的模式來推動。“充分運用七戶煤企所擁有的上市平臺,把優(yōu)質資產通過置換、定增方式裝進去,實現資源的資產化、資產的資本化、資本的股份化、股份的證券化。”張宏永稱。
但上述煤炭從業(yè)者認為,山西省當地煤質情況日益下降,區(qū)域市場優(yōu)勢逐步喪失,此外還存在下游配套產業(yè)以傳統(tǒng)煤化工為主、產業(yè)鏈抗市場風險能力弱、煤電一體化程度低等問題,煤企轉型并不容易。